《幸福家庭》杂志社
主办单位:江西省报刊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江西省报刊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出版:幸福家庭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36-1321/G0
国际刊号:ISSN 2095-4492
邮发代号:38-366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编辑QQ: 123456
联系我们

地址 :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红谷中大道669号电子大厦4楼《幸福家庭》杂志社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编辑部QQ: 123456

官方网站: www.ywjxyj.com

论文展示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展示 > [高等教育在线]后疫情时代下对健康建筑的新探索

[高等教育在线]后疫情时代下对健康建筑的新探索

阅读数:173   发布时间:2021/07/18

曾竞 陈健 刘智勇 王峰顺

摘 要:后疫情时代下“健康建筑”的新理念利用IOT物联网等新技术、环境心理学等新应用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宜居的环境体验,重视对水、光热、空气的可视化监测,杜绝环境污染、流感传染等卫生保障,对使用者的身心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人性关怀作用。健康建筑的兴起,是时代与行业发展的双重需求。从国家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健康中国”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大力发展健康建筑、建设优美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及幸福感,是建设领域统筹兼顾“健康中国”战略和“生态文明”思想的最佳路径,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物联网; 可视化监测; 卫生保障; 人性关怀

中图分类号:TU852?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2-129-002

2019年末至2020年初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人长时间居于室内,也因此,人与住宅的多方面矛盾显露出来,并刺激了人对建筑的“新需求”,不仅仅再局限于“住”这一基本属性,而是转到对房屋的“健康属性”,不得不说,这次疫情使得人们对房屋有了新期盼和新要求。但健康建筑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定义,因为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对于健康建筑概念的提出也只在近一两年。也应当包括办公、商业、学校、医院等等,甚至可以扩展到外部的人居环境。从目前来看,2017年国家颁布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对何为健康建筑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健康建筑,是指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其最终的目的不仅是要实现建筑功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居住者形成健康的行为模式,让健康促进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而不是被动防御和医院治疗。但时至今日居住环境的狭义健康认知、人们的被动健康理念、对空调等设备的高度依赖、邻里交往和情感交流载体的匮乏、在宅养老医疗保障功能的缺失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问题一直存在。

一、物联网的结合

1.设计理念

物联网被看作是全球信息产业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物联网和生活中常用的互联网不同,它主要是指一个物体利用许多信息传感设备(有感知程序的设备),按照规定的协议和互联网相连,形成让物和物之间能够直接进行交互、联系的智能网络,是新信息技术中的重点发展领域,以信息化带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针对建筑内的空气、水、光热等要素进行监管和改善,形成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所组成的健康建筑智能系统,从而搭建信息网,为用户、物业管理提供可视化参数,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改善。

2.技术应用

考虑到普世性、经济性和高效性,健康建筑所配对的物联网信息传感设备包括以下:水质检测仪、监控摄像头、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RFID、积分声级器、红外传感器、门禁系统等。同时应用到Zigbee技术——主要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設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传输的应用,能很好地解决传统仪器测试所带来的问题,在确保其数据采集精度的基础上,大大减小了对住户的影响,又同时在应用层将信息传输并与用户对接,主要手段是将信息显示在手机、PC端等其他通信工具,以此建立智能信息网,更好地掌握建筑的动态信息,可以提前预防可能会出现的风险。

3.标准评估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及技术发展现状,开展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加快制订涵盖健康建筑全生命期的设计、产品、评价标准,构建分类明了、层次清晰的标准体系,将重点标准纳入国家标准编制计划。同时借助第三方评价,客观评价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性能的同时,对不足之处进行科学指引,在以评促建过程中实现标准的推广、实践、反馈与完善。

二、健康建筑设计

通常的健康建筑是以WELL标准为基础的、以用户居住体验品质的、侧重于光热、水质、空气的建筑环境特征,而经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面对紧急公共安全卫生事件,一些未跟进的建筑设计理念显得力有不逮。如在空调系统通风上,或者是下水道排列设计规划上,而伴随着香港淘大花园事件的发生——2003年SARS(非典)引起香港的感染1755例与死亡300例,其中淘大花园死亡42例,对淘大花园的传染途径分析引起了大家的重视:环境卫生报告列举了病毒可能传播的几个途径,其中与住宅通风有关的途径是第一位进人小区的SARS感染者,由于腹泻使用了房间的卫生间,启动的排气扇可能将卫生间内受污染的液滴带至天井中。这些液滴会因天井的气流动力而继续移动,直至吸附在外墙表面。液滴很可能随天井内的自然气流上升,在上升至最高层的过程中,可能从打开的窗户进入其他单元。天井内空气不流通,导致向上的气流把病毒带到了高层的每一个住户凹——以及钟南山院士也提醒大家新冠肺炎病毒能从排泄物引起感染,建筑设计在健康卫生方面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结合相关安全设计理念和前人成果后,给出以下相关建议:1.卫生间:由于室内外温差的情况,无法形成热压自动向外排气,需要机械通风设备,并且在安排排风扇时,需设置止回阀,防止气流回流。同时设计卫生间带采光窗。2.厨房通风:厨房依旧存在装置好的止回阀的需要,同时保证管道密封性。3.住宅设计避免凹形天井,并鼓励空调系统增大新风设计量且支持新风运行模式,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三、环境心理学的结合

建筑环境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建筑环境的学科,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建筑环境心理学主要从“建筑、环境、人”三者的关系,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行为特点和所处的建筑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建筑的使用对象是人,其最核心的意义是“以人为本”,所以人的心理感受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内容。建筑环境心理学所研究的范畴可以指导建筑设计,以满足人们对建筑品质和建筑环境感受日益提高的要求。

在这次疫情期间,国家号召人民居家自我封闭,从传播途径进行阻隔,但漫长的隔离时间使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住宅,这个包容着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上文我们从现代科学技术的角度在生理上给予用户极佳的体现,而环境的规划和改善,则给予人们在心理上的保证。

首先是在空间设计上,门厅、入口平台、走廊等公共空间主要对用户起到交通作用,应当满足空间尺度、无障碍功能与流线顺畅等基本的功能需求,这是安全的保障,无论是使用时对空间的主观感受,还是环境的客观刺激,都能给予用户宽心的感受,降低人们的拥挤感,不至使人压抑,释放人们的压力。在个人空间设计上,对距离的把控是重要的,缺乏私密性会让人产生焦虑甚至是心理疾病。人是动物,拥有领土意识,自然有守卫性和领域性的心理。其次是光感颜色,光对于建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自然光还是人工光,都可以对人的心理起不同的反应,例如客厅以自然光为主,以人工光为辅。而颜色的使用,例如在工作区使用蓝色这种冷色调,缓解人们烦躁和压力;在冬天则使用暖色调给人以舒适感和安全感。

疫情刺激了居于室内的人们对健康建筑的新需求。基于此,进行新探索,利用IOT等技术实现室内环境数据感知与监测,预防生理疾病;基于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心理学理论,预防心理疾病,以达到“健康建筑”目的。

参考文献:

[1]左嘉源,孙大明.智慧建筑向绿色和健康发展:第十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中国江苏苏州,2020[C]

[2]王璞,苏永亮.基于健康与智慧理念的社区设计研究——以天津市中海左岸澜庭项目为例:第十六届国际绿色建筑與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中国江苏苏州,2020[C]

[3]盖轶静,骆方.从新冠肺炎防控看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的重要性:第十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中国江苏苏州,2020[C]

[4]张玉明,杨明萱,范程程,等.环境心理学语境下的办公空间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20(16):97-98

[5]张霄云,韩建军.健康建筑室内环境监控系统应用探索[J]建筑电气,2020,39(08):35-39

[6]朱宏伟,胡炜.环境心理学理论在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与文化,2020(06):206-207

[7]张帆,李思叡,唐建.健康建筑标准下的住宅精装修设计分析研究[J]设计,2020,33(13):38-40

[8]石洪巍.探究建筑设备物联网中无线网络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通信世界,2020(09):189-190

[9]张丽君,燕亚飞,李东升,等.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解读[J]现代园艺,2020,43(13):147-149

[10]吕辉,车辉,杨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顶层架构设计[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9):40-42

[11]邱鲤鲤,黄竞雄,饶金通,等.环境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与实践——以建筑空间与行为分析虚拟仿真实验为例[J]中国房地产,2020(27):56-63


编辑整理:幸福家庭杂志社编辑部
幸福家庭官方网站:http://www.ywjxyj.com/


Copyright© 2019 幸福家庭杂志社:www.ywjxyj.com    版权所有

杂志社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红谷中大道669号电子大厦4楼《幸福家庭》杂志社

幸福家庭在线编辑QQ:123456    幸福家庭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备案号: 赣ICP备05067667 网站地图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国家工信部
360安全网站